3.9 弯曲件的回弹
影响回弹的因p很多,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壁厚、弯曲半径以及弯曲时的正压力等。
3.9.1 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3.9.2 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弯曲件的回弹,目前主要是由生产厂家在模具设计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规避。同时,从设计上改进某些结构促使回弹角简少如下图所示:在弯曲区压制加强筋,不仅可以提高工件的刚度,也有利于抑制回弹。
图4.9.2.1 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4 拉伸
4.1 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2
如下图所示,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即r1≥t 。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1=(3~5)t,最大圆角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1≤8t。
图5.1.1 拉伸件圆角半径大小
4.2 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的2倍,即r2≥2t,为了使拉伸进行得更顺利,一般取r2=(5~10)t,最大凸缘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2≤8t。(参见图5.1.1)
4.3 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应取D ≥d+10t,以便在拉伸时压板压紧不致起皱。(参见图5.1.1)
4.4 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应取r3 ≥3t,为了减少拉伸次数应尽可能取r3 ≥H/5,以便一次拉出来。
s5.4.1 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4.5 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高度H和直径d之比应小于或等于0.4,即H/d ≤0.4,如下图所示。
图5.5.1 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
4.6 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拉伸件由于各处所受应力大小各不相同,使拉伸后的材料厚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底部中央保持原来的厚度,底部圆角处材料变薄,顶部靠近凸缘处材料变厚,毙卫伸件四周圆角处材料变厚。
4.6.1 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在设计拉伸产品时,对产品图上的尺寸应明确注明必须保证外部尺寸或内部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尺寸。
4.6.2 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拉伸件凹凸圆弧的内半径以及一次成形的圆筒形拉伸件的高度尺寸公差为双面对称偏差,其偏差值为国标(GB)16级精度公差绝对值的一半,并冠以±号。
5 成形
5.1 加强筋
在板状金属零件上压筋,有助于增加结构刚性,加强筋结构及其尺寸选择参见表6。
表7 加强筋结构及尺寸选择
5.2 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按下表选取。
表8 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5.3 百叶窗
百叶窗通常用于各种罩壳或机壳上起通风散热作用,其成型方法是借凸模的一边刃口将材料切开,而凸模的其余部分将材料同时作拉伸变形,形成一边开口的起伏形状。
百叶窗的典型结构参见图6.3.1。
图6.3.1 百叶窗的结构
百叶窗尺寸要求:a≥4t;b≥6t;h≤5t;L≥24t;r≥0.5t。
5.4 孔翻边
孔翻边型式较多,本规范只关注要加工螺纹的内孔翻边,如图6.4.1所示。
图6.4.1 带螺纹孔的内孔翻边结构示意图
表9 带螺纹孔的内孔翻边尺寸参数
螺 纹
|
材料厚度t
|
翻边内孔D1
|
翻边外孔d2
|
凸缘高度h
|
预冲孔直径D0
|
凸缘圆角半径R
|
M3
|
0.8
|
2.55
|
3.38
|
1.6
|
1.9
|
0.6
|
1
|
3.25
|
1.6
|
2.2
|
0.5
|
3.38
|
1.8
|
1.9
|
3.5
|
2
|
2
|
1.2
|
3.38
|
1.92
|
2
|
0.6
|
3.5
|
2.16
|
1.5
|
1.5
|
3.5
|
2.4
|
1.7
|
0.75
|
M4
|
1
|
3.35
|
4.46
|
2
|
2.3
|
0.5
|
1.2
|
4.35
|
1.92
|
2.7
|
0.6
|
4.5
|
2.16
|
2.3
|
4.65
|
2.4
|
1.5
|
1.5
|
4.46
|
2.4
|
2.5
|
0.75
|
4.65
|
2.7
|
1.8
|
2
|
4.56
|
2.2
|
2.4
|
1
|
M5
|
1.2
|
4.25
|
5.6
|
2.4
|
3
|
0.6
|
1.5
|
5.46
|
2.4
|
2.5
|
0.75
|
5.6
|
2.7
|
3
|
5.75
|
3
|
2.5
|
2
|
5.53
|
3.2
|
2.4
|
1
|
5.75
|
3.6
|
2.7
|
2.5
|
5.75
|
4
|
3.1
|
1.25
|
M6
|
1.5
|
5.1
|
7.0
|
3
|
3.6
|
0.75
|
2
|
6.7
|
3.2
|
4.2
|
1
|
7.0
|
3.6
|
3.6
|
7.3
|
4
|
2.5
|
2.5
|
7.0
|
4
|
2.8
|
1.25
|
7.3
|
4.5
|
3
|
3
|
7.0
|
4.8
|
3.4
|
1.5
|
6 焊接
6.1 焊接方法的分类
焊接方法主要有电弧焊、电渣焊、气焊、等离子弧焊、熔化焊、压力焊、钎焊,钣金产品焊接主要为电弧焊、气焊。
6.2 电弧焊具有灵活、机动,适用性广泛,可进行全位置焊接;所用设备简单、耐用性好、维护费用低等优点。但劳动强度大,质量不够稳定,决定于操作者水平。
适用焊接3mm以上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铜、铝等非铁合金
6.3 气焊火焰温度和性质可以调节,于弧焊热源比热影响区宽,热量不如电弧集中,生产率低
应用于薄壁结构和小件的焊接,可焊钢,铸铁,铝,铜及其合金,硬质合金等